首页

恋脚免费网站

时间:2025-05-28 23:52:42 作者:安徽4300余万亩小麦已收获过半 浏览量:72260

  今天,国家医保局公布2023年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快报,具体内容如下。

  一、基本医疗保险稳健运行

  (一)参保人员情况

  截至2023年底,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33386.9万人,参保覆盖面稳定在95%以上,参保质量持续提升。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7093.88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96293.02万人。

  (二)基金收支情况

  2023年,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含生育保险)总收入、总支出分别为33355.16亿元、28140.33亿元。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含生育保险)收入22880.57亿元,其中统筹基金收入16636.07亿元。基金支出17717.80亿元,其中统筹基金支出11620.58亿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含生育保险)年末累计结存26405.89亿元。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10474.59亿元,支出10422.53亿元。

  二、生育保险降低生育成本

  截至2023年底,生育保险参保人数24907.06万人,同比增加300.41万人。生育保险基金待遇支出1069.10亿元,比上年增加117.75亿元,增长12.38%。

  三、医保助力乡村振兴

  2023年,原承担医保脱贫攻坚任务的25个省份通过医疗救助共资助7308.2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支出153.8亿元,人均资助210.5元,农村低收入人口和脱贫人口参保率稳定在99%以上。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累计惠及农村低收入人口就医18649.8万人次,减轻医疗费用负担1883.5亿元。

  四、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便捷群众生活和工作

  截至2023年底,跨省联网定点医药机构55.04万家,其中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数量为19.8万家,定点零售药店35.24万家。

  2023年,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1.18亿人次,基金支付185.48亿元,比2022年就诊人次增长2.6倍,基金支付增长2.96倍;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1125.48万人次,基金支付1351.26亿元,比2022年跨省直接结算住院就诊人次增长98%,基金支付同比增长77%。

  五、医保药品目录扩容让更多患者及时用上新药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3年)》收载西药和中成药共3088种,西药1698种,中成药1390种,另含中药饮片892种。自2018年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连续6年开展医保药品目录动态调整,累计744种药品新增进入目录范围,其中2023年新增126种。2023年,协议期内346种谈判药报销2.4亿人次。

  继续加大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力度,目录内中成药从2017年的1238种增加到2023年的1390种。全国20个省区市开展中医病种付费,对中医病种实行同病同质同价,病种数量在20-200个之间,医保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举措进一步落实。

  六、支付方式改革减少患者看病就医负担

  2023年,全国有超九成统筹地区开展了按病组(DRG)和按病种分值(DIP)付费。25个省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实现统筹地区全覆盖。在已经启动改革的统筹地区,按病组和病种分值付费医保基金支出占统筹地区内住院医保基金超过七成。2023年完成的2022年度清算数据显示,在101个国家试点城市中,医疗服务行为更加规范,参保人个人负担较2021年减少约215亿元。

  七、价格改革和招标采购持续推动“三医”协同发展

  常态化运行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各省份均开展调价评估,28个省份开展调价工作,重点聚焦急诊、护理、抢救等技术劳务项目价格。2023年累计约谈企业23家,涉及30个价格异常品种,督促企业整改,剔除虚高价格空间40%以上,有力有效处置一批虚构成本、以缺逼涨、垄断控销等导致的价格异常问题。

  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进第八批和第九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覆盖80个品种;选取人工晶体、运动医学相关高值医用耗材开展第四批耗材集采。

  2023年,全国通过省级医药集中采购平台网采订单总金额12793亿元,比2022年增加2178亿元。其中,西药(化学药品及生物制品)10224亿元;中成药2569亿元。在网采订单总金额中,医保目录内药品网采订单金额为11519亿元,占全部网采订单的90%,比2020年提高3.5个百分点,医保药品网采对挂网药品采购的规范带动作用持续增强。

  2023年,整理司法等部门公开案源信息1259条,累计通报4批全国医药商业贿赂案源。截至2023年底,各地评定一般失信企业404家、中等失信企业52家、严重失信企业22家、特别严重失信企业4家。

  (总台央视记者 张萍 郑怡哲) 【编辑:唐炜妮】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黄河流域首单水土保持碳汇交易背后

活化利用,讲好地名故事,增进情感融合。开展形式多样的闽台地名宣传活动,如策划举办闽台地名故事会、拍摄闽台地名短视频等,宣传普及闽台地名源流知识,扩大闽台地名文化渊源的认知度和影响力。同时,以闽台地名文化交流为纽带,搭建以宗亲、乡亲、民间信仰和传统文化为基础的交流交往平台,为推动两岸融合、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作贡献。

华人慈善组织为加沙地带难民提供餐食

(身边的变化)聚焦杭州生育津贴“省心办”:全程“无感” 让幸福有感

二是强化保护,助力数字信息技术创新。不断完善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领域新业态专利审查规则,强化数字经济知识产权源头保护。开展电商平台知识产权保护专项治理,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在专利预审、维权援助、信息服务等方面综合支撑作用,推动数字产业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加强同法院、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协作,强化行政和司法保护衔接,数据知识产权证书作为数据处理者持有数据的相关证明,已在数据权益纠纷的司法实践中得到具体应用。

涉春节春运谣言扰秩序 开年民生类谣言需警惕——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4年2月辟谣榜综述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重要港口和对外交通要道基本沦陷。新修建的滇缅公路成为当时中国和外部世界联系的唯一国际通道。当时,这条紧急抢修的战时“生命线”,急缺大批技术娴熟的司机与机修人员。1939年,3000多名南侨机工响应爱国侨领陈嘉庚的号召,组成“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支援中国抗战,在滇缅公路上担负起抗日军运任务。这个特殊的华侨群体,被称作南侨机工。

房地产融资“白名单”加速扩容 超30家房企项目入围

行动开展以来,各地纷纷响应。嘉兴推出“品质强企”10个“服务包”,主动上门精准帮扶企业226家次;台州聚焦经营主体准入准营关键环节,深入推行经营主体住所登记标准化改革,实现审批效能提升60%以上;杭州牵头推进信用修复“一件事”和预付式消费综合治理……截至目前,“十件实事”完成率超70%,浙江省市场监管局获批建设国家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基地试点,在各地打造178个一站式服务平台,每年服务企业2万余家。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